
(圖片來源:當代中國)
雖然今天的中國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,但無可否認中國是兩百年來最興旺時間,它已上升到了最興旺的頂一個高峰,這與十八大以後習近平團隊所有的舉措有着極大的關係。
其中一項重要舉措是對文物的保護,對歷史的保護,推動國家文明的復興。比如再版《四庫全書》《永樂大典》《廿四史》套裝古籍等大工程,數以萬計的版本館、博物館、紀念館、文物館遍佈全國,這是一個國家歷史、國家興旺的象徵。
還有一項重大舉措就是在全國大力推動新質生產力政策,自2023年提出這一政策以來,大家都看到它的巨大作用和意義,所以值得我們對新質生產力這個概念和內涵更全面的了解。所謂新質生產力就是以科技創新來推動產業的創新,即以科技來帶動產業發展,特別是要以巔覆性技術彎道超車,開創全新的賽道那種新技術,尤其巔覆性技術及前沿技術所催生的新產業、新模式、新動能,發展出新質生產力。新質生產力的提出、組織、和推動,為今後直到2035年建設一個全世界最先進的工業大國、世界第一先進工業大國,推動全國的發展計劃畫出它的路線圖。
新質生產力的提出,對各行各業的發展極具意義,尤其是對國防科技、環保、經濟領域的各個板塊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和推動。國家在實行這一政策中,強調高效融合,雙向拉動,民間利益和軍隊發展利益雙向互相補充。
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是人才因素,所以我們要鼓勵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堅定科技報國,為民造福的理想,勇於突破關鍵核心技術,加快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,全面推進強國建設。
錄音連結:https://www.rthk.hk/radio/radio1/programme/50YearsAfter/episode/995983 錄音版權為香港電台所有。
《五十年後》節目簡介鄧小平承諾「香港 50 年不變」,然而五十年後香港、中國以至整個世界,將經歷怎樣的變革?葉國華教授以「五十年後」為題作清談節目,談談世界、中國與香港的未來 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