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中華復興的定義:《五十年後》節錄

  • 作家相片: snowbai0
    snowbai0
  • 3月22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(圖片來源:四大事務所)


一位哥倫比亞著名教授在一次重要的公開演講中說,美國不應該視中國為敵人,中國只是這個世紀成功的故事。的確,中國人民在執政黨的領導下,經過了幾十年自力更生、艱苦奮鬥,用自己的汗水發展了自己國家,迎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,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理解民族復興的定義。

  

第一,我們要做到國強民富。國強即是要擁有一支強大的現代化軍隊,保衛國土,保護國家人民財產,包括海外僑民和各種資產利益,不能像宋朝那樣經濟繁榮,但軍力潺弱,飽受外敵侵犯;民富即是要人民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,力求均富,不能像美國那樣貧富極端懸殊。

 

第二,我們要對自己的傳統文化、文明歷史充滿熱愛和信心。熱愛國家和同胞,熱愛自己的家鄉,不妄自菲薄,自信地與外國人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習俗。

 

第三,中國人的民族文化行為特性、價值觀特性能夠很亮麗顯示出來。即是說國民要在德智體群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,展現出現代中國飽滿的精神面貌和風采。

 

第四,我們一定要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,實現人類的現代化,共同的富裕。我們要尊重世界各族人民,和平相處,平等相待,我們自己好,也想人家好,美美與共,所以我們提出新口號,就是實現世界現代化,這就是體現我們中華民族的天下為公、世界大同的概念。


錄音連結:https://www.rthk.hk/radio/radio1/programme/50YearsAfter/episode/1012309  錄音版權為香港電台所有。


《五十年後》節目簡介鄧小平承諾「香港 50 年不變」,然而五十年後香港、中國以至整個世界,將經歷怎樣的變革?葉國華教授以「五十年後」為題作清談節目,談談世界、中國與香港的未來 。


Comments


© 葉國華教授 2025 版權所有    中和位育|葉國華教授網站

bottom of page